TRAVEL BY MYSHELF ∞ 蘊鏡讀旅記事 02

by bliphany
34 瀏覽次數

提及:重述梅杜莎神話的《Here, the World Entire》、為秋日推理打頭陣的《週四謀殺俱樂部》、原來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也好會寫日常青春期故事的《Very Far Away from Anywhere Else》、很適合現在讀的《當創作者是怪物:面對藝術的兩難》、以及《女孩、荊棘、蛇》、《梅杜莎之女》…等。

▌READ ∞ 返程

《Here, the World Entire》(梅杜莎神話重述)

Anwen Kya Hayward|原文電子書(尚無中譯)

★★★★★:我享受這次閱讀,願意再次投入時間與感情讀這故事。讀這故事的記憶對我很重要,珍存在回憶箱裡

【簡介】

梅杜莎,蛇髮女子。

在某些故事裡,她是怪物。
我們知道,與她對望,會變成石頭。
我們是否想過,她後來看見的,是怎樣的世界?

在某些故事裡,她是受害者。
被貪慾濫權的男神傷害、被她服侍的女神背叛。

在某些故事裡,她是犧牲品。
我們知道柏修斯砍下她的頭,成為英雄。
但,她若曾經與柏修斯談話,那會是怎樣的故事?

開頭是開頭,結尾或許仍是結尾,中間的一切,則是屬於她的。

Fun fact:我跟這故事,其實經歷了一段磨合期。

幾年前,我第一次讀這故事,完全被作者拉近她筆下,梅杜莎自我封閉的世界。只要一有時間,我就開著閱讀app往後讀,我太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太希望結局能回應我的願望。

最後,故事沒理會我的願望。

到了最後幾頁,我是屏息讀過每個字,心裡矛盾拉扯,一邊是「天啊,這確實順理成章」,另一邊又不願相信。

它讓我感到不公、悲哀還有很深的失望。

因為確實,世界有時就是不如我們所願。

當時我太不開心了,寫了一段「我雖然喜歡這故事,但是…」的胡言亂語心得(完全還在消化,而且消化不良),並帶點憤恨給了三顆星。心想,就這樣!我接下來要讀比較有希望、比較賦權的故事,安慰我破碎的心。

然而,那天之後,這故事不斷回到我腦海。它沒有要讓我move on,它一直在我思緒邊緣喃喃細語,我也忍不住回嘴爭執。

經過十幾天的劇烈磨合,我接納了故事想做的事。

那絲毫沒有減損我的傷心,但我理解了,那傷心是一份證明,因為故事確實做到了它要做的:它需要我「親身」體會一遍,梅杜莎為何做那些選擇、她的無助、她如何不可自拔地仍抱有希望(being helpless, yet helplessly hopeful)。

因為這件事情需要被說出來。

這成了我很愛的一個故事,包含我與它互動的所有記憶。

這故事說了很多,我特別喜歡的幾個:

1. 創傷與脆弱:人的能動性與選擇,需要在關係中養護

創傷不是個人的事。

無論被迫或選擇,受傷的人有時會處在「沒有關係」的狀態。與社會連結全面斷裂,茫然四顧,身邊卻沒有人。

如同梅杜莎的詛咒,讓她被迫/選擇(這兩件事又如何一體兩面)封閉在洞穴,遠離那惡待她、拋棄她的世界。

但人的能動性與選擇,需要在關係中被養護。

那不是「我靠自己的意志力」能做到的。

於是,遺棄狀態又會讓受傷的人「想不出」有能動與可能性的選擇。為了被世界重新接納,他們會做出旁觀看似「不合理」、「不聰明」的事,也就是說,受傷之後的人是脆弱的,特別容易被有心人再次傷害。

而脆弱受傷的人,經常要求自己更剛強,例如故事中的梅杜莎,她想被世界接納,但能讓她考慮走出洞穴的,也「得」是她想幫助別人(考慮到自己的用處)這件事。

這一切讓我不忍再用身心靈語言去「診斷」她,為什麼那樣選,怎麼不去找內在的力量。因為她身邊確實沒有人,這世界不能遺棄了她,然後說,她沒有為自己療傷。

我很感謝作者寫了這件事。

2. 看與被看

作者運用梅杜莎詛咒「在看與被看中石化」的典故,做為創傷處境的譬喻。

梅杜莎與柏修斯討論過,雅典娜的懲罰,是在阻止梅杜莎注視男人,還是在阻止男人注視梅杜莎。他們沒有結論,但對梅杜莎來說,哪種都一樣,她都不能離開洞穴。

故事後半,梅杜莎也意識到,就算她離開洞穴,如果她只有閉上眼的選擇,世界仍然是黑暗的;世界不過是一個更大的洞穴。

她失去了好好看著世界的機會。

這讓我想到,「看與被看」其實也是一種關係。

有時關係帶著獵捕、剝削的性質,如同海神波賽頓找上梅杜莎時,對她說:

「我看見妳了,我前來找妳(I saw you… I looked for you.)」

關係/注視有傷害性,但雅典娜對梅杜莎的懲罰,讓她從此失去看見、被看見,也就是再次建立關係的可能。

我依然覺得,梅杜莎值得一個更好的結局。

但我也覺得,能讓她看一眼整個世界,是作者打從拿到這開頭、結尾皆已註定的素材開始,她想送給梅杜莎的一樣東西:

這世界一直是要妳的。

3. 神話的野蠻性

我不喜歡作者筆下,梅杜莎生活的那個時代,但我感謝作者「如實」呈現了神話社會的野蠻性質。

被入侵、被宰制的人,選擇認同更強大的以存活,即便那是一種傷害。這不僅發生在故事中的國家之間,也發生在雅典娜、梅杜莎母親、柏修斯的身上。

我常會想,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有時會用一種文明化、甚至浪漫化的方式看待神話或歷史時代(當然,依照文類與故事目的不同,選擇用特定觀點切入詮釋也是正常),於是我們忘了很多本質上剝削的制度,在幾十年前都還沒消失,而人總有的能動性,在不同體制下,其實可能就是生死之別。

我不喜歡故事呈現的那個時代,但我相信它需要被呈現,它應得一個位置,與那些為古代神話賦予現代意義的重述、翻案之作放在一起。

《週四謀殺俱樂部》(The Thursday Murder Club)

理查德.奧斯曼(Richard Osman)|中譯本紙書

★★★★:我享受這次閱讀,如果有機會,我願意再次投入時間與感情讀這個故事

【簡介】

安養社區裡的四位老人家:喬伊絲、朗恩、伊博辛、以及伊莉莎白,他們每週四都會借社區的拼圖室聚會,鑽研懸案。

本來只是殺時間的消遣,有一天,開發商突然來到安養社區,宣布要拆遷舊修道院的墓園發大財,引發抗議之餘,建商與開發商又在後來的幾天先後喪命。

週四謀殺俱樂部的成員決定出手,還運用老人家的說服力,拉上負責此案的警員…

我完全懂了這部小說前幾年在紅什麼耶。

不知道跟作者出身影視業有沒有關係,敘事節奏跟畫面感真的強,又不會花過多篇幅細描景色反而拖慢節奏。

角色台詞很自然,好喜歡幾個老人家你一言我一語的混亂作戰!

我很欣賞作者分章的方式,讓人不自覺往後翻。小厚一本400多頁(分成100多章),我一個午休可以讀半本。

我也喜歡他的幽默,以及直到最後一頁都還有翻轉的安排。

有一對cp,作者真的是騙到我,當我發現被騙時我就想:「欸你真的有一套。」

幾個主要角色都讓人好喜歡喔,好想看他們一直出現喔,於是馬上預約了第二集(作者目的達到)

幽默之餘,在幾個需要感人的地方,也是讓人猝不及防啊!

夏末秋初就適合cozy mystery!

最近出版社好像出了新封面版本(本文配圖用的是新封面)。我讀的是圖書館借的舊封面,不過封面不是重點,重點是舊版譯本的編輯好像有點掉漆,出現超多自動選字錯誤、掉字、多字、詞語重複等等…

但還是不減我閱讀的樂趣,一方面是,作者本身的會寫抵銷了一切,另一方面是:

我借到的這本,之前的讀者可能看不下去,有用鉛筆逐頁批改,為我提供了另一層次的閱讀享受

感謝他!

《Very Far Away from Anywhere Else》

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原文電子書(尚無中譯)

★★★★:我享受這次閱讀,如果有機會,我願意再次投入時間與感情讀這個故事

【簡介】

歐文今年17歲,他知道自己想要的,那卻與父母期望不同,有時他覺得身在濃霧中,摸不到方向。後來,他遇見了同年的娜塔莉,她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麼,對歐文來說,那就像一塊握在手中穩定、堅實的石頭。

這是一則很短的故事,卻講了非常多事情。關於站在成年邊緣的歐文與娜塔莉,他們的友情、自我認同與離巢預備、以及他們如何面對彼此關係的變調與張力。

我發現這故事時,心想「這封面好不像勒瑰恩會寫的小說喔」,說得好像我多熟她的所有作品似的XD

但確實,想到勒瑰恩,我心中浮現的不是奇幻就是科幻故事,而且都是世界觀豐富的「他方」,這本卻平實講述了一則日常故事。

即便我距離青春期階段已經很遠,成年故事通常也不是我的菜,加上主角還是異性戀少年,我本來以為,能把故事翻完就很厲害了,沒想到,我比預期還更享受這故事。

有心得寫:這故事細緻描述了,異性戀男孩是如何被社會同儕「養成」的(包含他們看待女孩的眼光如何形成、他們認為自己的異性欲望「理應」被如何回應…等)

我蠻贊同的。

那種細緻是一種我也能同理的書寫。不是一直幫男孩哀哀叫的「同理他心」,而是從人性皆然的心理動力中抽取出來。

也就是說,即便不是異性戀男孩,讀來也能覺得,自己深藏的某些片段被看見了,從那樣的看見中,又與主角產生了同理的連結。

在故事後段,歐文做了某件事,搞砸了他與娜塔莉的友情。

我在逐漸意識到,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時,一直很緊張,不太確定「我真的要讀下去嗎?」主要是擔心,到時場景不知會不會很暴力。

但勒瑰恩用一種非常優雅、卻不減事件重量的方式處理了那個場景。

其後,娜塔莉與歐文反應不僅符合角色情理之中、呈現出異性戀男女孩互動「腳本」的問題、更帶著最終關係能再重新修補的希望。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 READiNG ∞ 沿途

《當創作者是怪物:面對藝術的兩難》(Monsters: A Fan’s Dilemma)

克萊爾.戴德勒(Claire Dederer)|原文電子書(尚無中譯)

【簡介】

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思考作為藝術作品消費者(粉絲),我們如何在「道德義憤」與「對作品難以否認的愛」中找到平衡。

這本書實在出現得太是時候了:(

從書介與心得看來,作者討論的,都是近幾年被熱烈辯論過的題目。

我決定拿起這本書,除了因為這題(對我來說)已經從討論素材變成切身的痛苦外,也因為,相較於網路上追時事、追流量、殺進殺出、三秒下定論的「討論」【註】

看到有人願意花上一本書,願意把自己的心放進去梳理,我就想,就算我們一定會有意見相左,我還是願意花閱讀一本書的時間,聽聽她想說的。

【註】:我覺得那些「討論」,有時更像肥皂箱上的宣稱,人人腳下都有一個,卻是在比大聲、比誰操弄情緒、聚集人潮的能力更好,卻少有對話或對自身情感的釐清。

我看過一則IG短片,封面寫「針對這事件我想說的話」。點進去看,是一個長相聰明,言談聲音極有自信,在平行世界裡,我應該會想追蹤她的一個女孩。

影片內容卻是,她用聰明、沉穩、自信的姿態,反覆說同一句話:No gods, no idols, no heroes.(世上無神、無偶像、無英雄)

那讓我感到非常憤怒。

在一件令人詫異、震驚的性別暴力事件中,她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搶流量、用置身事外的語氣告訴受傷的人

「我比你更好」
「你怎不像我,早知道多好?」

我在影片裡感覺不到感情、感覺不到愛、感覺不到同理心,只是一座她膜拜自身的egomania祭壇。

我感到憤怒。

但我不相信,現在這世界已經是只容抖音譁眾取寵、自我膜拜的世界。

我想讀完這本書。

或許過程中,我跟作者會意見不合,或許我們還會吵架,但我讀書也不是為了單向被教育,而是希望在過程中,有一個能在心裡隔空對話的人。

那是我相信,唯一有意義的書寫。

▌ toREAD ∞ 待發

《女孩、荊棘、蛇》(Girl, Serpent, Thorn)

梅麗莎.巴沙杜斯特(Melissa Bashardoust)|原文電子書(尚無中譯)

【簡介】

索拉雅(Soraya)公主身受詛咒,會毒害任何碰觸她的人,她因此獨自住在花園裡。

故事還有一名地窖惡魔,掌握了公主所渴望、能帶來自由的知識。與一名似乎不懼怕她身懷劇毒的年輕男人。隨著公主的雙胞胎兄弟婚禮將近,她需要決定,她是否願意走出陰影。她到底是誰?人類或是惡魔?公主或怪物?

多年前,讀了作者的《雪與玻璃做的女孩》(Girls Made of Snow and Glass)非常喜歡。

她處理重述故事(retellings)的角度,完全是我的菜。後來知道她有新作品,就一直把《Girl, Serpent, Thorn》放在待讀清單,卻不知為何,一直沒有拿起來讀的機緣…

前幾週,受《週四謀殺俱樂部》啟發,想做一張秋日的舒適閱讀書單(Autumn Cozy Reads),重新盤點待讀清單裡「嗷嗷待哺」的書時,又看到了一直被我冷落的它。

我想,秋天除了適合讀推理,就是童話重述故事了。

希望這個秋天結束前,讀完它!

《梅杜莎之女》(Medusa’s Daughters)

西奧多拉.戈斯(Theodora Goss)編輯|原文電子書(尚無中譯)

【簡介】

如同被變成怪物、驅逐到「世界之外」的梅杜莎,這本書蒐集了描繪女性被他者化(視為瘋癲、怪物)或遭放逐的故事。

包含維吉尼亞.吳爾芙的《鬼屋》、夏洛特.珀金斯.吉爾曼的《黃色壁紙》…等,由1900年代女性作家創作的哥德故事。

因為重讀《Here, the World Entire》,我又從多年前的待讀清單裡挖出這本書。

先讀了編輯序,很喜歡編輯選文的定調:

1. 開篇就提到夏娃、《藍鬍子》及《簡愛》,故事的共通點在於「女性的好奇(以及相連的創造力與能動性)受懲罰,常以驅逐或監禁收場」

2. 在梅杜莎神話中,安多美達的「生」,仰賴著梅杜莎的「死」(柏修斯砍下梅杜莎的頭,並用作武器去救安多美達),如同在哥德故事傳統中,女人的光明與陰影面被拆開,被社會接納的前提,是壓抑、殺死被視為瘋狂的部分(例如:簡愛與閣樓裡的瘋女人柏莎)

這定調跟上篇文我讀《鷹女》(Chouette)的感覺很接近,好期待慢慢來讀這本選集裡的所有故事喔!



———
TRAVEL BY MYSHELF ∞ 蘊鏡讀旅記事 02(旅程時間:0831-0907)

這次讀完的故事比較多,心得寫完就已經太長了,所以本篇沒有片羽

留言給我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改善使用體驗,若您願意接受 Cookies 寫入,請按同意。或您亦可在瀏覽器中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但可能導致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