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ng// 我們經驗故事時湧起的感受,是在告訴我們,在我與故事交會的重疊處,存在一個真實

by bliphany
192 瀏覽次數

做為一位讀者,你不用只做為故事的接受方(事實上這件事也不可能)的另一個重點在於,任何你在閱讀故事過程中,心裡湧起的感受,都是被允許的(而且它往往極具洞見)。

我們常覺得,我有這樣的感覺,但作者說他沒有這個意圖,其他讀者也都說是我太敏感了,我是否真的不應該有那樣的感覺?

相對於好像比較理性、解讀判斷的這一端,另一端,強調以感覺為引、自我傾聽與整合的領域也會有這樣的聲音:你是被自己內心的陰影勾動、你是自己的心沒有站好,作者明明只是在…

無論哪一端,我不會覺得他們是錯的,畢竟都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也好或是洞見。但我也常會想,為什麼做為讀者的我們自己需要這麼做小伏低啊?為什麼當讀者有任何的感覺時,他就需要確保自己的感覺是「正確」的?

作者需要讀者的感覺與太敏感,作者也需要理解他做的一切事情,就像我們人生中做的任何事情,都會與陰影有關。沒有前面的這些,故事根本不可能成真、也不會有意義、更不會被流傳下去。

心理或身心靈界常常說,關係是人生的修煉場,是我們看見外射與陰影與尚待整合的部分。一個人如果在日常或專業談話中,說他對伴侶有一個怎樣的感覺,不會有那麼多人急著去跟他說,你這個感覺就是你的陰影,你這個感覺是因為(你還不夠好)。

但在討論故事或創作作品時我們卻會這樣,到底是為什麼?到底是社會認為能印成紙本或是能拿到錢放到螢幕上的比較大,還是讀者是一群我們只希望他們消費卻最好不要對商品有意見的人?

當然啦,任何感覺都是被允許的,是表示那些感覺都在揭露一個當我們自己跟故事交會時,那個重疊的地方有一個真實。我們不需要一直拿著那個感覺讓它變成我們。感覺是糟糕的主人,但是它可以是絕佳的建議者。

要讓它們變成絕佳的建議者,也表示我們不要再去壓抑或判斷它們了。

讀者不需要(也不可能)單方面接受作者的敘事,其實連帶的感覺包也不用收下啊!

我覺得「政治正確」也是這件事(但我不喜歡這個詞的使用,因為我覺得要討論就把這的詞下面我們想表達什麼說出來,例如「我覺得這個故事找一個黑人女性演員來演主角,也沒有讓故事更有深度」,要說就說出來,做為故事的閱聽眾,我們也需要拿起自己的觀點與感覺,own it!),如果責怪在現今這個社會生活的讀者會對故事呈現方式有某種期待與需求,然後說「難道故事現今都要變成一種宣講了嗎?」不是啊,你(不管是作者還是誰)不允許讀者從他自身生命經驗出發跟故事互動,那樣的故事才是宣講啊。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的文章

留言給我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改善使用體驗,若您願意接受 Cookies 寫入,請按同意。或您亦可在瀏覽器中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但可能導致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同意